台南住宅-進之宅In house

05/14/2019

19世紀開始,西方屏棄純為裝飾而裝飾的作法,以機能主義「形隨機能」的觀點檢視當代建築,開始追求空間中構築和材料的真實性,這一論點是否直接界定了何謂「有用」或「無用」的空間?建築設計與工業、商業或服裝設計等其他的創造活動不同,建築坐落於土地上,有其相依的基地紋理和獨特的時空背景。在客觀條件下,不同的設計者依其主觀價值判斷發展出各式設計,而有各種空間的表情。無用之用而關於「空間用途」的討論,除了回應機能的需求,亦是設計者(使用者)心境的投射。「無用」的存在與「有用」的不存在,正是我們探討建築空間最微妙的關係之處。我們該如何看待東方文化脈絡中建築的精神性?當場到場所精神時,又該以什麼樣的觀點去看待場所空間裡的事物?以「無用」為思考起點,無特殊用途的需空間是最容易看穿設計者意圖的切入點。

「三房兩廳」是容易理解的住宅平面架構,但此案以「三院兩進」來鋪陳居住與修行的空間序列:三院是在長形的基地內退讓出前院、中庭、後院,形成風的通道和光的容器;兩進則是由感知經驗所建立的意識空間。何謂居住?何謂修行?能否利用空間的精神性來達到修行的境界,讓空間材料回歸到最真實的本質,讓身體感受一切最單純的空間尺度-居住、生活就是修行。

0102

全文授權轉載自 實構築
實構築官網:https://archi-tec.com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