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慢慢廣為人知的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」(簡稱「危老條例」),台灣幾乎遍佈30年、40年的老房子,也因地震頻繁不斷,所以每人都要了解危老條例,確保自身生命財產,以利運用「危老條例」重建自己的老屋。
為何要推動「危老條例」?
由於臺灣地震頻繁,地震災害的發生時常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,而房屋隨著屋齡增加造成強度老化,部分早期興建的房屋可能潛在耐震能力不足的隱憂,地震來襲時將承受較大的風險。因此,加速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的重建,勢在必行。
此外,再加上高齡化社會來臨,許多高齡長者居住在老舊建築物裡,缺乏電梯或其他友善設施,致出入困難,亟待改建。是為促進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,提升建築安全與國民生活品質,中央推動「危老條例」,期能藉由各項獎勵與補助機制,讓小規模基地、有重建需求的建築物都可以透過簡便的審查程序完成重建。
危老條例的適用對象包含以下三點:
1.位於都市計畫地區
2.非具文化歷史紀念藝術價值保存
3.危險或老舊之合法建築物
依「危老條例」申請重建有何獎勵措施?
建築容積獎勵:
1.最高可達建築基地1.3之基準容積或1.15倍之原建築容積。
2.三年內提出申請(109年5月9日前),再給予基準容積10%獎勵。
3.若合併緊鄰建築基地或土地重建時,鄰接基地或土地之容積獎勵計算限定1000平方公尺以內。
放寬建蔽率及高度限制:
1.授權由地方主管機關另訂標準酌予放寬。
2.建蔽率之放寬以住宅區之基地為限,且不得超過原建蔽率。
賦稅優惠:
危老條例施行後5年內(111年5月9日前)申請重建者,享有下列減免:
1.重建期間,免徵地價稅。
2.重建後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半徵收2年。
3.重建後未移轉所有權者,房屋稅減半徵收期間得延長10年。(合計最長12年)
依「危老條例」申請重建的申辦程序為何?
危老條例與都更條例比較表
危老條例、都更條例在適用範圍、辦理程序、獎勵補助及稅捐減免等各有不同,申請人應考量基地現況、整合情行等擇一申請。
資料來源: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
欲了解更多詳情:https://reurl.cc/9jzG8